新华财经长春4月10日电(记者王晓林)“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这句俗语背后,是养殖业投入大、风险高、资金周转慢,成为农民扩大生产、提高收入的一道传统“难题”。近年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长春分行精准施策,一边增加对种植、养殖贷款的投放额度;一边加强跟踪服务,破解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难题。
支持“牛”起来
“12元一包的草料,一年至少2万包,光是饲料就是一笔大投入。没有银行的支持,我们养殖户真的挺不住呀。”
在长春地区公主岭市黑林子镇七家子村,一个1.5万平方米的大院内,草料堆成了几座小山,37岁的养牛大户李鹏正忙个不停。
2017年,李鹏开始养牛,由于资金有限,只养了70多头。当2019年肉牛行情下滑时,李鹏想趁着牛价走低“抓”一批牛,却苦于囊中羞涩。
于是,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到邮储银行公主岭支行,没想到很快就得到了30万元贷款,当年就购入了一批小牛犊,干劲儿更足了。
2024年,李鹏通过农业担保贷款100万元,加上自有资金,投入116万元购买了新的场地,肉牛存栏数最高时达700多头。
“有了银行的支持,我有信心在这个行当内‘牛’起来。”李鹏信心十足。
在长春地区和李鹏一样的养殖户有很多,他们稳步发展离不开银行的支持,以邮储银行长春分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通过平台搭建与创新产品,“贷”动了当地养殖业的发展。
推动一“鹿”高歌
长春市双阳区一直以饲养梅花鹿闻名。每年5月开始,各地客商云集于此,收购鹿茸、鹿鞭等产品。
为加快三农信贷业务发展,满足广大梅花鹿养殖户、鹿产品销售个体业主和小微企业经营融资需求,邮储银行双阳支行调研双阳区内梅花鹿产业实际情况和融资需求,创新金融产品,提高服务质量,及时解决广大贷款客户融资难问题。
鹿乡镇方家村的李治巍,从父辈开始就一直养鹿,2022年趁着行情好,从内蒙古预定了一批鹿,但是资金还有一点缺口。随后他找到邮储银行双阳支行寻求帮助,并获得100万元贷款。
有了充足的资金,李治巍的底气更足了,如今养殖的梅花鹿从260头迅速增加到1000多头。
据了解,邮储银行长春分行通过资源整合,与长春市畜牧业管理局、吉林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采取“渠道共享、共促项目、共建平台”模式,帮助种植、养殖单位和农户抵御风险、扩大经营规模。
助力大“棚”展翅
家住长春市九台区龙嘉街道泉眼村的梁建军,2014年尝试盖起了两栋大棚种植蔬菜。由于自己懂技术会管理,每年每栋大棚纯收入3万多元。
2023年,梁建军通过邮储银行九台支行贷款30万元,扩大种植规模。2024年,因扩建需要,他再次从该行贷款120万元,此时生产规模已扩大10倍,种植大棚发展到70栋。
如今,梁建军种植八里香、白瓜、玉娇等品种的香瓜,有自己的商标和品牌,同时利用微信、快手等平台直播,产品通过冷链发送到全国各地。
截至2024年底,邮储银行长春分行农业担保贷款业务累计放款277笔,金额15.88亿元,有力推动了助农贷款走进千家万户。
编辑:尹杨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