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财经上海11月6日电(葛佳明) 美元指数自9月中旬以来逐步回升,并在近一周持续走强,连续两日突破100关口,使得全球股市及商品价格走势承压。
多位接受新华财经采访的分析师表示,从基本面看,10月美联储议息会议“鹰派”降息,强调经济仍有韧性而通胀风险犹存,会后降息预期回落,推动美元指数反弹。
但近两日美元指数走强难以用基本面来完全解释,兴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段超认为,美元流动性紧张以及以日元为代表的非美货币走弱均为刺激美元走强的因素。
美元指数再度走强背后
今年7月,围绕美国经济基本面数据成为美元指数突破100关口的重要支撑,而后因8月1日美国非农就业数据明显不及预期大幅下跌,随后二次触底。
在民生证券研究院宏观资深分析师邵翔看来,与7月类似,美联储的鹰派表态,推动市场宽松预期的回落是美元走强的推手,但宏观环境有明显的不同。
“7月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反映了第一轮关税冲击后美国经济的阶段性反弹,市场预期从之前的‘衰退’模式切换至‘复苏’模式。”邵翔解释称,而当前的市场因经济数据缺失无法判断美国经济的真实状况,更易受美联储“鹰派”发言的扰动。
与此同时,外部的驱动因素也较为不同。7月非美货币走势中,英镑走势较弱,而本轮则是日元下跌幅度较为明显。
段超分析称,高市早苗胜选日本自民党总裁及日本首相后,财政货币双宽松的立场加剧日元贬值,从外部支撑美元。此外,10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后,美债利率反弹,造成美日、美德长端国债利差走阔,或部分促进了套息交易发生。
本轮强势美元能维持多久?
多位分析师均表示,11月美元指数突破100关口,并不意味着美元再度迎来升值周期,当前仅为短期反弹。
短期来看,美元或仍有上行空间。根据芝商所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市场已逐步开始定价美联储12月不降息,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已经超过37%。
美国自动数据处理公司(ADP)周三发布的《全国就业报告》显示,10月美国私营雇主新增就业岗位三个月来首次增长,或为美联储12月议息会议的重要变量。
段超表示,在就业市场改善的背景下,若需求在连续降息的环境下改善,通胀有可能在年底前超预期并支撑美元偏强运行。
但从长期来看,美联储仍在降息周期,而当前市场对美联储12月不降息的定价或使得后续政策预期调整有较大的空间。
邵翔表示,年底前美国政府即将公布美联储主席人选,从热门人选来看,政策区别只是在于“宽松”还是“极度宽松”,而无论哪一种,预计均会让美元走势承压。
此外,从美国市场流动性来看,因资金紧张,美联储已宣布12月停止缩表。段超表示,如果后续再有金融风险事件发生,美联储可能会优先考虑维稳,释放更多流动性。这意味着美元供给可能增加,从而削弱美元继续走强的动能。
从外部环境来看,日本的核心通胀依然较高,日本央行存在继续加息的空间,也会限制美元走强的幅度。
编辑:李一帆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