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8月9日电(李一帆)8月8日,以“碳索绿算 智引供需”为主题的长三角智算产业协同发展会议在安徽芜湖举办。会上,安徽提尔液冷科技自主建设的单相浸没液冷测试平台及配套产线完成竣工,将为构建长三角绿色算力枢纽及液冷设备研产销基地注入新动力。
智能算力是数字时代的战略资源,也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2022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同意长三角地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成为八大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之一,并设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和芜湖数据中心集群,提出要“围绕两个数据中心集群,抓紧优化算力布局,积极承接长三角中心城市实时性算力需求”。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智能算力产业领域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算力和人工智能正在深刻重构产业生态,但与之相伴的能耗和碳排放问题也日益凸显。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大数据与数字经济部副主任唐炜在会上表示,据国际能源署(IEA)数据,2024年全球数据中心的总耗电量高达415太瓦时,占全球总用电量的1.5%,近5年年均增长约12%。其中,美国、中国和欧洲分别占全球总量的45%、25%和15%。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从环境侧布局算力靠近能源富集地区,从供能侧推进绿电直供、储能和微电网等新模式,从算力侧开展绿电核绿证交易、建设综合能源算力协同调度系统等,多措并举破解算力能耗瓶颈。
《绿色算力发展研究报告(2025年)》显示,在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下,算力与能源的协同联动不断加强,低碳水平持续优化。全国算力设施加速向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和芜湖数据中心集群等枢纽节点集聚,2024年底全国枢纽节点地区新增算力占全国60%以上,带动全国数据中心平均PUE(数据中心总能耗)降至1.46。其中,液冷、算电热碳一体化、智能化运维等技术的全生命周期应用,推动数据中心节能降碳能力全面提升。
在此背景下,各地算力中心正在掀起一股“液冷”风潮,相较于传统的“风冷”,液冷技术以散热率高、精确制冷、有利处理器性能提升、低噪音等优点,正成为越来越多数据中心的建设首选。
据唐炜介绍,2024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23.7亿美元(约合17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2025年预计增至33.9亿美元(约合243.5亿元人民币),2029年或达162亿美元(约合1163.8亿元人民币),复合增长率达到46.8%。
提尔科技董事长孙海旺表示,提尔科技专注深耕液冷一体化领域,掌握多项浸没液冷核心专利技术,相较于传统“风冷”方案,其初始投资和电力消耗成本可节省40%以上。
提尔科技首席技术官(CTO)秦国强介绍,提尔科技一直将技术研发作为企业发展核心。今年5月,凭借自主研发的“信创浸没液冷平台”从超1000件优秀方案中脱颖而出,成功入围“典型应用案例”名单,标志着提尔科技在液冷技术领域的创新突破获得高度认可。单相浸没液冷技术兼具故障率低、噪音小、平均能耗低等显著优势,其单柜占地也小于2平方米,有助于实现空间利用的最大化。
芜湖液冷智算基地(受访者供图)
编辑:谈瑞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