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7月21日

新华财经 2025-07-21 08:07

新华财经北京7月21日电 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中国雅江集团成立 央企增至99家

7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国务院国资委关于组建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的公告》称,经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列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名单。至此,央企增至99家。

•‍上半年吸收外资金额保持较高水平 更多稳外资举措有望推出

上半年我国吸收外资成绩单出炉。商务部7月19日发布最新数据显示,1至6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0014家,同比增长11.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232.3亿元。专家表示,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保持较高水平。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透露,下阶段将适时推出新一批重大外资项目,研究出台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等举措,形成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合力。随着系列举措陆续推出,下半年新设外资企业数量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1540家公司披露半年度业绩预告 超四成预喜

截至7月18日17时,A股共有1540家上市公司对外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674家预喜,预喜比例约为43.77%。其中,略增57家,扭亏193家,续盈6家,预增418家,已披露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业绩整体较为分化。近期,A股上市公司密集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不少上市公司在披露半年度业绩预告后,受到机构扎堆调研。从机构调研的内容看,如何改善盈利情况、公司未来业绩的增长点、产品涨价情况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上海证券报

•‍合资理财规模半年增50% 产品创新是未来看点

合资理财公司正走在阔步前行的路上。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7月17日,5家合资理财公司产品存续规模达1880亿元,较年初增加逾50%。其中,法巴农银理财和贝莱德建信理财均较年初实现了管理规模的大幅增加,施罗德交银理财管理规模也在稳步提升。市场人士表示,在存款搬家背景下,多家合资理财公司坚守稳健经营的风格,为客户提供了稳定的回报,推动了产品规模增长。同时,产品创新也成为合资理财公司规模扩张的利器。

•‍新政激活需求 科创债发行规模超7600亿元 银行理财、ETF纷纷布局 市场生态渐趋完善

今年5月7日,央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创债有关事宜的公告,旨在通过创新金融工具进一步疏通科技企业融资渠道。截至目前,科创债市场已经初具规模且凸显了示范效应。最新数据显示,自新政落地以来,科创债发行规模超7600亿元。特别是步入7月后,科创债发行再度呈现放量态势。

•‍A股运行中枢有望上新台阶 挖掘半年报超预期线索

近期,A股市场行情不断展现积极信号,上证指数持续站在3500点上方。机构分析认为,“反内卷”政策优化供给侧格局、稳定资本市场政策托底投资者信心、科技产业突破不断,以及A股上市公司盈利企稳改善等多重因素共振,推动了近期指数连续突破上行。往后看,A股市场有望震荡上行,主要指数运行中枢或再创新高。

证券时报

•‍部分港美股投资者收补税通知 有人考虑转道港股通

今年以来,部分港美股投资者陆续接到当地税务局的补税通知,要求其境外投资收益按20%税率补缴税款。据记者了解,目前这一通知主要涉及一些“大户”,从前期各地税务部门公布的一些案例来看,需补缴的税款及滞纳金为十余万元乃至上百万元不等。在此背景下,不少直接投资港股的投资者开始考虑转向港股通渠道。目前港股通交易港股,在转让差价所得方面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有效期截止到2027年12月31日。

•‍量化策略基金精彩逆袭 近100只产品净值创历史新高

在创新药席卷市场的浪潮中,量化策略基金(包括部分风格类量化策略的主动型基金)正迎来一场抢眼的逆袭。最新数据显示,全市场有近100只量化策略基金单位净值创历史新高。近年来,投资者对小市值公司、量化策略等情绪,从极度悲观到极度乐观转换过多次。在此类策略赚钱效应再度火爆之际,市场关于小市值策略是否过热的讨论再度热烈起来。有基金经理表示,投资者需要高度关注小市值风险。

•‍资金持续涌入 年内创新药诞生四只“翻倍基”

下半年行情演绎至今,随着大盘指数创下近年高位,强势板块创新药“风采”依旧,内地与港股创新药板块持续上攻,连带相关基金净值也势头不减,年内已经诞生了四只净值翻倍的基金。然而,近期披露的基金二季报中却透露出资金已有松动迹象:个别创新药主题产品虽然业绩表现可观,在二季度内份额却降幅明显。有基金经理也表示,已将拥挤度高的个股兑现收益。此外,在整体估值攀高的背景下,多名基金经理认为需要在板块内从财务角度、研发角度继续精耕细作选择个股。

证券日报

•‍9省份经济“半年报”出炉 中部四省跑赢全国

各地上半年“成绩单”正在陆续出炉。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9省(自治区、直辖市)陆续公布了上半年GDP数据,其中,中部6省中有湖北、河南、江西、湖南4省增幅跑赢全国水平。“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呈现‘一快二稳三活力’的特征,经济总量增速快,投资和消费稳定,市场要素活力、工业增长活力、商品出口活力持续增强。”吉林省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依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下半年预计各地将继续以扩投资、促消费为主要发力点,对相关政策措施进行细化分解、逐级落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港股“双重优势”吸引QDII基金配置转向

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已披露二季报的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基金中,37只产品配置港股资产,且多只基金加大了对港股的持仓。从行业布局来看,科技板块仍为核心配置方向。

•‍具备上行潜力 外资机构唱多中国资产

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最新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2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基于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多家外资机构纷纷表达对中国经济前景的看好,也使得包括A股在内的中国资产吸引力持续增强。

 

编辑:罗浩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