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我国市场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连续四年稳定在60%以上

新华财经 2025-08-26 11:17

新华财经北京8月26日电(记者安娜、刘旭阳)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26日说,“十四五”以来,我国市场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从2020年的40%,提升到连续四年稳定在60%以上。

李创军是在当日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述的,此次发布会介绍了“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走过了十年,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电力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变革的核心任务,就是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这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能源领域的关键落子和生动实践。

据李创军介绍,“十四五”以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跨越和突破性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加快构建。我国逐步有序建立起一个品类多元、功能完善的电力市场。从空间上来看,有省内交易、也有省间交易;从时间上来看,有年度、月度交易,也有日内、实时交易;从交易品种来看,除了基本的电能量,还有调峰、调频、备用这些辅助服务品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还实现了跨电网经营区的常态化交易,真正让“塞北的风点亮湾区的灯”。

二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规则基本完备。目前,我国已构建了“1+6”基础规则体系。其中,“1”是指以《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为基础,“6”是指以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三大交易规则为主干,市场注册、计量结算、信息披露作支撑。这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前各地市场规则碎片化、差异化的问题,打破了地方保护和省间壁垒,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电力市场的“度量衡”,保障了市场公开透明和公平竞争。如今,售电公司在全国各地开展业务,可以“一地注册、全国共享”,节省了大量的经营成本。

三是电力市场规模实现“量质齐升”。“十四五”以来,我国市场交易电量从“十三五”的10.7万亿千瓦时增长到23.8万亿千瓦时,翻了一倍还多;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从2020年的40%,提升到连续四年稳定在60%以上。市场经营主体也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发电侧,从煤电、新能源发电,到气电、核电、水电,都积极入市;在用户侧,全部工商业用户进入市场,独立储能等新主体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多元主体有序参与的市场格局基本形成。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用好市场‘看不见的手’和政府‘看得见的手’,用更优配置、更高水平的电力供应,促进实体经济和新兴产业发展,努力将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成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排头兵,助力我国经济行稳致远。”李创军说。

 

编辑:吴郑思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