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延长石油油田公司研究中心开发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中心开发研究所”)在产能建设、精细注水、经济评价和CCUS攻关等方面发力,不断提高油田开发技术水平。
产能建设 助力油田扩油上产
新建产能工作涉及面广,内容复杂,研究中心开发研究所全流程支撑产建技术工作,根据油田开发需要,为加大新建产能的高效开发,油田引入水平井开发技术,作为“助推器”大大推动了新建产能工作的步伐,近几年共计审查水平井和大斜度井累计1802口,新建产能800余万吨。同时负责全油田水平井、大斜度井投产选段1750井次,审查油田水平井、大斜度井井位及地质设计2176份,验收测井、录井资料24800份。
特别是独立承担完成了40个重点区块的开发(调整)方案编制任务,涉及12个采油厂、30个区块、9个层位,部署采油井1872口、注水井138口,转注208口,评价井16口,新建产能151.2万吨,有力地保障了油田的上产规模。
研究中心开发研究所技术团队围绕开发调整方案编制进行技术研讨
唯有以科技赋能,走创新之路,才能突破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们通过参与精细地质研究、油藏工程论证等工作,优化调整井位部署,确保了水平井和大斜度井的高产,为油田上产带来新的增长点。”研究中心开发研究所程妮说。
精细注水 确保油田长期稳产
注水是油田开发工作最基础、最成熟、最经济的技术,也是油田稳产的重要手段,是夯实老井降递减稳产的基础,只有抓好注水,才能实现油田的长期稳产。
延长油田已进入中含水期,部分老油田面临自然递减加大,控水稳油难度日益增大等问题。研究中心开发研究所按照“补位I类区、紧盯II类区、攻关III类区”的总体思路,多点支撑精细注水工作,重点在合理配注量论证、动态监测方案制定、注水效果评价以及注水开发技术对策优化与调整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为油田缓递减、控含水、提产量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全方位、多方面技术支撑油田新三年精细注水大会战的实施。
目前,全油田通过开展三轮注水大会战,注水规模逐年扩大,采收率提高2.8个百分点,自然递减率下降1.5个百分点。
注水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注水开发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精细地质研究、分层注水工艺等配套技术领域研究攻关力度,全面提升精细注水各项开发指标,聚全员合力打赢新三年精细注水大会战,为延长油田稳产三十年提供有力保障。”研究中心开发研究所助理主管刘姣说。
经济评价 支撑油田效益提升
研究中心开发研究所持续跟进产建项目全生命周期效益评价,制定完善油田效益评价企业规范,开展注水开发、措施增产、CCUS等专项经济效益评价工作,不断完善油田经济评价技术体系,助力油田提质增效。
通过分区域、分层系、分井型精准测算开发效益,建立年度产建效益梯队库,为集团、油田年度部署提供经济决策依据,油田连续多年内部收益率保持在15%以上。
据了解,为规范油田效益评价工作和精准核算油田勘探开发效益,研究中心开发研究所制定《延长油田产能建设经济效益评价规范》,建立油田103个开发区块成本台账,解决了油田采油队与区块不对应导致的区块成本测算难题,实现财务成本与生产技术“一本账”。
此外,在区块成本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中心开发研究所提出了“五区四线”(以四条成本线,将区块划分为五个效益区间)的精益区块管理模式。从单井评价入手,分层系、分井型分析油田开发效益,系统评估单井达效、达标、达产情况,并针对低产井从地质、工程及管理三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累计完成了4031口油井的效益后评价工作。
“我们通过单井效益评价工作,以‘正向创效益、反向提价值’的双向思维,推动油田开发效益最大化。通过事前效益预测来优化方案、提供决策依据,事后效益分析来总结经验、指导效益配产。全生命周期效益评价技术体系为油田下步产建工作提供了宝贵借鉴。”研发中心开发研究所李刚说。
CCUS技术攻关 探索绿色低碳路径
为加快推进集团公司500万吨/年CCUS项目,近年来,研发中心开发研究所在CCUS基础理论研究、瓶颈问题攻关和示范区建设支撑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为油田CCUS项目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2021年,CCUS技术攻关团队成立之初,面对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相对薄弱等情况,团队先后对油田已形成的CCUS技术体系进行了梳理和学习,摸清油田CCUS技术现状;同时组织骨干成员赴长庆、河南、大港等油田调研和学习,拓展团队成员的视野,提升了团队在CCUS方面的整体专业素质。
近年来,根据油田需求,研发中心开发研究所CCUS技术攻关团队主动担当,2022-2023年先后高质量完成了杏子川采油厂26万吨/年CCUS项目油藏工程方案、注采工程方案以及靖边乔家洼CCUS试验区油藏工程方案,有力支撑了油田CCUS重大项目的现场落地实施。
研发中心开发研究所技术团队现场分析讨论二氧化碳分段注入工具原理和流程
在支撑现场的同时,科技创新创效结硕果,团队共累计开展8项CCUS创新攻关研究课题,主要从二氧化碳封存适宜度评价方法、二氧化碳泡沫防窜技术、二氧化碳驱油效果综合评价方法及CCUS注采工艺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和认识。并持续在水平井二氧化碳吞吐、页岩油藏二氧化碳驱油机理、东南部油区二氧化碳驱油适应性评价及二氧化碳驱采出水处理技术等方面进行探索攻关。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和油田部署要求,切实加强内外部的合作和交流,扎实推进落实CCUS技术研究攻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提高油田采收率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力争为CCUS工作作出更大贡献。”研究中心开发研究所王振宇说。(张茁)
编辑:薛尚文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