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北京市通州区老年人讲故事大赛颁奖活动现场。赵树生 摄
当金色阳光洒落在大运河的河面上,一群银发老人走上舞台,将尘封在岁月里的市井烟火、光阴故事、奋斗历程等,化作一段段温情的讲述。11月6日,北京市通州区文化馆内人声鼎沸,由通州区民政局举办的以“弘扬孝亲敬老美德 共建老年友好社会”为主题的第二届通州区老年人讲故事大赛颁奖活动在温馨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
银龄故事会 一起聆听岁月的回响
“这幅《张湾漕河胜迹图》全长25米,是我历时17年精心创作的。画中有1998个人物、100余艘船只,描绘了京杭大运河里二泗至张家湾古城段曾经的漕运盛景,展现了通州漕运文化的独特魅力。”今年84岁的林殿惠声情并茂地向大家讲述他研究大运河文化的心路历程,“每一条船、每一个人物,都是我翻阅古籍后反复推敲绘制而成的。大运河文化源远流长,愿更多人携手守护这流动的文明。”
活动现场,很多老人像林殿惠一样,以鲜活的讲述为纽带,将文化记忆与人生温度娓娓道来。桑群力、雷招琴两位老人携手演绎《读北京》,以诗意的语言讲述了北京的历史底蕴、文化风貌与现代发展,引领观众共同感受北京历史的厚重;赵冬雪以影像为媒,精心制作了《1963年的通州影像》,通过老照片与故事的交织,将家乡的变迁定格为一帧一帧的画面,留存一份温暖的城市记忆;通州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休养所的白兵老人深情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革命历程,以亲身经历传递革命精神,引发观众共鸣。
据通州区老龄事业发展中心负责人刘嵩介绍,本届老年人讲故事大赛吸引了超400位老年选手踊跃参与,最终评选出了一等奖20名、二等奖30名、三等奖50名。“大赛通过口述历史、回忆生活故事等形式,让老年人的智慧与风采得到社会关注,引发情感共鸣,强化文化传承,营造‘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浓厚氛围。”刘嵩说。
老故事新舞台 从赛场到街巷的温情传递
在通州区梨园镇大方居北区社区,有这样一位“银发守护者”——两鬓斑白的他,始终奔波在为老服务一线。老人家中电器发生故障时,他是有呼必应的“维修员”;老人面对“数字困境”时,他化身耐心细致的“指导员”。他还带领社区银龄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低龄助高龄”互助服务,尽心尽力帮助老年人解决实际问题。他,就是前不久荣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的66岁老人赵建忠。
在活动现场,赵建忠以《桑榆传暖意 柠月守家风》为题,讲述了他和队员们在平凡生活中的温暖担当。“多年来,无论是三九严寒还是酷暑暴雨,我们为高龄、独居、残疾等特殊困难老年人送餐上门的脚步从未间断。每次送餐时,我们总会跟老人多聊几句家常,习惯性地问问老人身体情况。我们手中传递的不仅仅是热气腾腾的饭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牵挂……”赵建忠满怀深情的话语和队员们风雨无阻的守护故事,赢得了阵阵掌声。这掌声,不仅饱含着现场观众对银龄志愿者多年坚守的敬意,更传递出大家对孝亲敬老传统美德的共鸣。
记者了解到,作为通州区老年人讲故事大赛获奖选手代表,赵建忠近期分别前往通运街道紫荆雅园社区、梨园镇敬老院等,讲述社区银龄志愿服务队的故事。大赛采取“集中颁奖+社会巡讲”方式,选取优秀获奖选手走进社区、养老机构等开展巡讲,在为老年人提供展示平台的同时,展现通州区的历史文化内涵,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
银发显风华 在多元舞台上展现才艺
活动现场,剪纸、书画等文化创意作品展示区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了不少老年人驻足欣赏。
刘嵩告诉记者,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通州区今年倾力打造“通惠银龄”特色品牌,除开展老年人讲故事大赛外,还举办了老年人健身操舞邀请赛、老年趣味运动会、老年人文化创意大赛等活动,鼓励老年人从多个角度展现风采和活力,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老年人从“宣传受众”转变为“文化活动参与者”。
废旧纸箱经巧手改造,变成了一个3D投影仪,将活灵活现的小动物呈现在立体空间中;“攀、登、高、峰”四个字被巧妙地合为一体,形成一个充满力量的创意“新”字;易拉罐、塑料袋等废弃物品被改造成流光溢彩的时尚服饰,展现“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在通州区今年开展的老年人文化创意大赛中,参赛者展现了他们的奇思妙想。300多个参赛作品不仅表达了创作者老有所为的生命活力,更成为老年人积极老龄观的生动诠释。
古稀之年的唐华老人,既参加了老年人讲故事大赛,又参与了老年人文化创意大赛。“站在舞台上讲述亲身经历时,听着台下的一阵阵掌声,自豪感和成就感打心底涌了上来;参加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时,看到我的作品被大家称赞,更是觉得浑身都是劲儿。如今的我们,既能在舞台上绽放光芒,又能真切感受到政府实实在在的关爱,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快乐,真是越活越年轻、越活越有滋味。”唐华高兴地说。
“今年,我们以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为目标,开展多元化为老服务活动530余场,服务老年人3.65万余人次,积极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浓厚氛围。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动为老服务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把讲故事大赛、文化创意大赛等‘通惠银龄’品牌活动纳入‘常态化为老服务清单’,结合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策划‘银龄团圆宴’‘端午安康礼’等主题活动,不断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通州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编辑:吴郑思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