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1月6日电(记者沈寅飞)在数字化转型与信创政策的双重驱动下,近年来,中国企业管理软件行业正经历从“功能替代”到“价值引领”的关键跨越。在近日举行的2025金蝶全球创见者大会上,“AI+管理成就不凡”的主题引发行业广泛共鸣。
业内人士认为,一些头部厂商开始发展从技术底座到业务落地的全链路AI能力,也折射出国产软件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中的突围路径。从技术创新到生态构建,从单一产品到全栈解决方案,国产企业管理软件正以更成熟的姿态重塑市场格局。
从“金蝶云”到“金蝶AI” 财报数据印证价值成长逻辑
金蝶国际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集团实现收入约31.92亿元,同比增长11.2%,其中云服务收入达26.73亿元,同比增长11.9%,占总营收比重已达83.7%。这一数据延续了近年来其云业务的强劲增长态势,云业务作为核心增长引擎的地位愈发稳固。
从技术底座到业务落地的全链路AI赋能的背后,是金蝶在AI时代企业管理思想的全面升维。在本次金蝶全球创见者大会上,“金蝶云”品牌全面升级为“金蝶AI”,标志着金蝶从云服务赛道向企业管理AI领域全面进军。
金蝶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徐少春表示,AI转型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涵盖运营、产品、商业模式、生态、组织、人才与领导力的全方位重构。
他认为,AI时代,运营从日常运营向战略执行转型,产品从传统产品向智能化系统转型,商业模式从卖产品向按订阅或结果收费转型,生态从交易导向向持续智能共生导向转型,组织由金字塔型向神经网络型转型,人才由数量竞争向高密度竞争转型,领导力由有形向无形转型。
事实上,这一转型路径似乎与行业发展趋势高度契合。据亿欧智库《2025中国ERP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达2000亿美元,中国市场以587.3亿元的体量成为增长核心,其中国产厂商市占率首次突破60%,形成与国际品牌分庭抗礼的格局。而这一变化背后是信创政策推动国产化替代加速,AI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让ERP从“流程工具”进化为“智能中枢”,而制造业的细分需求则催生了更垂直的解决方案。
正如通威股份CIO周勇介绍,作为新能源行业企业,通威需要的不仅是财务或供应链管理工具,而是能支撑多业务线协同、数据实时流转的一体化平台。此前曾疑虑国产化软件能否支撑大型企业的核心系统需求,而此次合作中,金蝶与通威共创共赢,在技术实施、架构设计上实现多项创新,不仅验证了中国软件的实力,更为中国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新案例。未来,通威将持续深化数智化能力,以数字化4.0成果巩固光伏产业全球领先地位,同时为中国西部企业制造能力升级与多元化企业数智化转型树立标杆。
AI与企业管理融合展现乘数效应
如果说AI转型是国产软件的“战略方向”,那么技术创新与生态构建则是支撑这一战略的“双轮”。在2025年金蝶全球创见者大会上,AI与信创适配成为高频词,这两大领域的突破正推动国产软件从“能用”向“好用、安全、高效”跨越。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大会上正式发布了金蝶AI产品家族新成员“小K”与全场景AI解决方案。“未来企业或许不再需要复杂的ERP、MES系统,只需‘小K’这一简单的成就系统。”金蝶中国副总裁、研发中心总经理刘仲文说,金蝶将以“金蝶AI,让管理成就新价值”为目标,与客户、伙伴共建智能共生网络,推动企业AI转型落地。
“不同于简单的功能叠加,AI已成为金蝶云平台的核心驱动力。”徐少春认为,AI正在重构企业管理的底层逻辑,从流程驱动转向数据驱动、智能驱动。金蝶已实现AI在财务自动化、供应链预测、智能决策等多个核心场景的深度应用。“未来企业不是在卖产品,而是持续学习的智能价值,给客户伙伴提供的是源源不断的智能价值。”
云天励飞董事长兼CEO陈宁认为,AI与企业管理软件的融合不是技术加法,而是乘数效应。企业如何转型、如何抓住这个时代的机遇?显然中国企业也需要一个芯片和软件“芯软共生”的联盟,这需要中国企业去破局,去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关键。
生态构建的广度与深度决定了软件厂商的长期竞争力。“每个企业的生态要由交易导向向持续智能导向转型。”徐少春认为,在这样一个商业生态的转变当中,过去是由交易驱动,未来向智能体网络转变;过去强调的是效率与规模,未来强调的是智能与学习的速度,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是卖什么,而是谁的智能生态学得更快、链接得更多、共生得更好。
据悉,为推进AI技术在真实业务场景中的深度落地,金蝶在本次大会上与通威股份、云天励飞、振兴集团、海信集团、柳钢、微控飞轮、金茂、灵伴科技、信泰科技、步科共10家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以期打造更开放的生态,融合各领军企业在各行业的实践经验,共同孵化AI智能体创新应用场景。
行业变局下存在挑战与机遇
事实上,国产企业管理软件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技术迭代加速等多重挑战。但从行业趋势与头部企业表现来看,行业整体正处于机遇大于挑战的发展窗口期,迈向全球价值竞争的底气持续增强。
国泰海通证券研报指出,一些国家对关键软件的出口管制虽短期带来挑战,但长期将加速国产化进程,国产软件在技术、政策、市场与生态上的积累已具备替代能力,这些措施反而将加速国产化进程。
在国际竞争格局中,国产软件正从“跟跑”向“并跑”转变。金蝶的市场表现印证了这一趋势:其成长型企业应用软件市场已连续多年保持占有率第一,企业级SaaSERM市场占有率也稳居首位,并成功入选Gartner全球市场指南,成为少数进入全球视野的中国企业SaaS云服务厂商。
“多元不代表协同,增长不代表整合,缺乏共同数字底座,企业难以突破发展瓶颈。”马来西亚振兴集团总裁周豪俊说,过去两年,振兴集团始终在探索如何搭建一个支撑全链条、跨业务的AI驱动企业级底座,实现从“信息整合”到“智能决策”的跨越。最终,集团确定金蝶为战略合作伙伴,以此开启“从多元走向同频,从信息走向智能”的转型之路。
金蝶总裁章勇介绍,中国头部企业的管理实践代表着业界最佳水平,其复杂度甚至超过东南亚、中东等地区企业。而中国软件的产品能力与服务经验能有效满足当地企业数字化需求。同时,借鉴中国消费互联网在场景创新上的全球领先经验,AI场景化应用在中国的丰富实践,也将助力金蝶在海外市场形成差异化优势,未来海外业务增长潜力巨大。
当然,行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徐少春认为,国产软件的替代之路没有终点,技术创新永远在路上。“我们必须保持敬畏之心,以客户价值为核心,持续投入核心技术研发,才能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编辑:罗浩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