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室里,仪器显示屏上跳动的曲线突然稳定在标准区间。技术人员们紧盯数据,当最后一组检测结果弹出时,压抑多日的紧张被欢呼声打破——加热条件下原料关键成分的释放难题,终于被攻克。这场持续数百天的技术攻坚,揭开了浙江中烟用干馏技术让原料实现高值化利用的创新实践。
困局与溯源:直面“提取利用”双重困境
在生物质加工领域,原料中的核心成分提取一直存在“两难”:传统方法要么因升温过慢导致转化效率低,要么因持续高温加热破坏有效成分。这些困扰行业多年的“技术卡点”,曾是浙江中烟产品开发的“拦路虎”,长期面临“提取难、利用浅”的困境。
为打破技术瓶颈,浙江中烟技术团队开展全流程的问题溯源,精准锁定“低温下成分活性不足”“高温持续下成分易被破坏”这两个制约高值化利用的关键痛点。
攻坚与突破:从灵感闪现到技术落地
找准了靶心,突破也就有了方向。团队蹲守实验室,连续记录200多组实验数据,逐一排查加热方式、温度区间、反应时长等影响因子,同时采用分组测试的办法,对不同提取工艺的效果进行对比试验,探索最优技术路径。
转机出现在杭州春茶季。炒茶师傅“一火定质”的技艺带来灵感:如同不同温度能炒出不同特质的茶叶,能否用瞬间高温“激”活原料中的关键成分?循着这个思路,团队将目光投向干馏技术,通过反复试验,创新性地利用预热石英砂实现原料瞬间升温,解决了“快速加热且精准控温”的难题。
提取效率提升了,分离精度也要跟上。团队开发出在线梯级分离技术,让气、液、固产物精准分离,把“凭感觉试”变成“按数据控”,使核心特征成分转化效率提升40%以上。
价值与回响:从“单点突破”到全链增值
技术过关了,价值也要最大化。团队跳出“只重主产物”的旧模式,推出全成分利用方案,制定从原料处理、工艺参数设置到产物分级利用的标准化流程。这套方案很快见效:行业首条“全自动悬浮流化快速干馏香料线”落地,干馏产生的生物炭用于土壤改良、尾气提炼绿色燃料,实现“变废为宝”。
图为技术人员正在记录悬浮流化快速干馏香料线运行情况。(汪华文 摄)
如今,在浙江中烟的实验室和生产线上,原料正通过技术创新和全链条开发开启价值跃升,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新的潜在增长点。
干馏技术的“突破”,不仅是浙江中烟激活原料价值的缩影,更彰显了企业在创新发展中“向技术要效益”的追求。未来,更多“藏在技术里的价值”将被挖掘,为行业转型升级注入持续动能。(胡安福、高瑞迪)
编辑:穆皓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