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财经分析】部分行业信用风险仍待释放 信用类绿色债券关注度升温

新华财经 2022-08-12 21:55

新华财经上海8月12日电(记者杨溢仁)在“资产荒”行情演绎的影响下,7月以来信用利差重新收窄,但弱资质主体融资可得性下降仍是不争的事实,各机构风险偏好限制了资金的信用下沉。

分析人士指出,考虑到今年1至7月新增违约债券数量依旧高企,且个别行业的局部风险仍处释放期,对于信用债的投资布局,现阶段还是建议安全至上。

板块风险仍待释放

据券商不完全统计,2022年1至7月国内信用债市场新增违约债券118只,涉及40家发行人,其中25家为新增违约主体。与上年同期相比,新增违约债券数量虽略有下降(4.1%),可新增违约主体占比增长了31.6个百分点。同时,新增违约主体涉及的债券数量亦有所攀升,导致平均单家新增主体违约债券维持高位,约2.9只/家。

记者观察发现,今年的信用违约呈现出几大特点。其一,是民营企业违约数量占比居高不下,达88%,较上年末增长6.8个百分点,民企风险再度释放。其二,房地产行业仍是风险高发的“重灾区”,违约债券数量占比达77.1%,其中新增违约主体17家。其三,于债券处置方式看,有69只债券的持有人与债务人达成延期兑付协议,其中涉及房地产相关债券52只。

一位机构交易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虽然在坚持‘房住不炒、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前提下,一揽子政策组合的推出将助力地产行业走上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正轨,但期间行业所面临的阵痛和风险的持续出清亦不可避免。”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中资地产债的境外违约亦出现了较大幅度增长。”中证鹏元研发部资深研究员史晓姗说,“直接原因是境外债券集中兑付压力明显攀升——2022年待偿还规模较上年增长25%。另据测算,地产行业本年度待偿还境外债券规模达687.70亿美元,目前仅发行了144.99亿美元,且部分为交换票据,新增融资规模较小,因此偿还压力依然很大。叠加境内债券到期,则部分企业的流动性压力料难以缓解。”

无疑,2022年房地产行业的风险仍处在释放期,且辐射范围有所扩大。

惠誉评级方面更表示,若中国房地产市场陷入长期困境,且持续时间超过惠誉的基准案例预测,那么后续各种次生影响或将波及该板块直接价值链以外的子行业。其中,不良资产管理公司、民营工程建设公司及小型钢企三个子行业的发行人料受到较大的冲击,毕竟其独立信用状况的脆弱程度相对更高。

机构态度依旧审慎

在大部分业内人士看来,城投、煤炭、钢铁是可以关注的三大板块。“具体而言,目前高等级、高层级城投债的信用利差已达到了历史较低水平,进一步下行的空间较窄,则于当前时点,建议各机构对城投债进行下沉以挖掘高票息品种,其中区县级城投可作为深度挖掘方向。”上述交易员称,“至于煤炭板块,未来2至3年煤炭行业的景气度有望维持高位运行的状态,大型优质煤企的信用资质料得以提升,个人认为投资者可适当对优质大型煤企信用债(如山西省等大型煤企)拉长久期,增厚投资收益。再就钢铁板块来看,长久期的优质龙头钢企和被收购钢企均可予以关注。”

来自光大证券研究所的观点也指出,龙头钢企受益于规模较大、技术完备、资金雄厚等优势将不断扩张市场份额,提升上下游定价和行业定价的能力,基本面料持续向好,此类企业的经营稳定性强、安全性较高,其债券具备长期配置价值;被收购钢企则会受益于其未来股东背景实力强大,外部支持力度增强,因此投资人可关注被收购主体的收益率博弈机会。

针对“当前哪个品种的信用债性价比更高”的问题,国泰君安进行的8月信用债市场调查结果显示,40%的受访者选择了城投债,居于首位;17%的投资者更看好过剩产能债;仅有8%的投资者更看好地产债,相较上月下降了8个百分点。

除了上述行业各券外,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当前业界之于信用类绿色债券的关注度亦在不断提升。

作为新兴的债券品种,同时又肩负着金融助力碳减排的任务,绿色债券市场在发展过程中获得了一系列的政策助力。

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统计,2022年截至7月末,信用类绿色债券的发行规模达到了4206亿元,净融资1421亿元,全年来看,有较大可能性超过2021年的峰值。

国泰君安进行的8月信用债市场调查也显示,有65%的受访者更加看好绿色债券的投资机会;25%的投资者较青睐乡村振兴债;8%的投资者选择了蓝色债。

“今年上半年,中国绿色债券市场不断涌现出新的产品类型,共发行了价值约1250亿元的碳中和债券、57亿元蓝色债券以及130亿元绿色转型债券。”德意志银行集团大中华区宏观策略主管刘立男认为,“中国绿色金融市场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现阶段,在中国社会融资总量中,绿色融资的占比尚小,预计未来30年中国绿色转型投融资需求有望突破100万亿元,且在未来十年间,中国将以平均每年2.5万亿元的规模加大脱碳转型投资。”

西部证券研发中心亦判断,鉴于新能源转型的紧迫性正在加强,预计2022至2025年期间我国绿色债券存量的年增速将有所提高;若年均增速25%,则到2025年底我国绿色债券存量将达到2.7万亿元;若保持2021年增速(27.9%),则2025年底我国绿色债券存量将达到2.9万亿元。

“在监管部门的支持下,国内绿色能源、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的企业上市融资及再融资数额巨大,交易所也建立了‘绿色通道’,设计绿色债券统一标识,推动绿色公司债券发行,相关绿色股票指数、绿色债券指数种类持续丰富。”一位机构投资人告诉记者,“后续也将持续关注绿债投资,挑选、布局符合自身风险偏好的个券与项目。”


编辑:史可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去新华财经APP看全文

确定 取消